碧影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碧影文学 >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 第827章 辞旧迎新

第827章 辞旧迎新


第827章 辞旧迎新
第827章 辞旧迎新
张元庆作为工作小组组长,迅速开始整理常溪县的乱象。虽然他只有建议权,很多事情都是要通过干部大会来决定。但是他的建议权分量,自然是不一样的。
张元庆大刀阔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其实他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在这里坐镇,那么也能让这个地方稳定下来。
但是张元庆也不是那种人,他是真心想要为常溪县做点事。经过前期的了解,张元庆将原本的大营商考核做了进一步的细化,然后又对重点岗位进行谈话。
特别是一些被错误处分的,都经过进一步认定之后,将处分拿走了。也有一些干部确实犯错的,都被重点约谈。
张元庆坚持一条底线,那就是没有犯大错的话,只要积极主动退出非法所得,那么都能够从轻发落。这也迅速整顿了常溪县的风气。
在解决完干部问题之后,张元庆又前往各个大企业进行调研,稳定这些企业家的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张元庆引进的中药材提炼厂,现在规模早已破亿,老板书晖已经是常溪县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现在他们成立了一个企业家协会,书晖就是会长。
书晖早就得知张元庆回到常溪县,一直想要来拜访,都被拒绝了。
直到调查组变成了工作小组,书晖立刻抓住机会,带他与各个企业家打交道。有了这个中间人,再加上张元庆的名声在外,企业家纷纷表达了对常溪县发展的信心。
十天的时间,张元庆带着工作组东奔西走,常溪县面貌焕然一新。这令跟着张元庆后面的齐峰、钱子豪、冯程等人大开眼界,真正见识了这位组长的独特魅力。
体制内有很多人,有鲍勇这样几乎可以称为算无遗漏的妖孽,有朱华诚那样刚正不阿敢于搏命的清正之人,有碌碌无为者、有随波逐流者。不过更有一种,就是张元庆这样的。
你说计谋,他懂却不精。你说圆滑,他知道却不做。你说厚黑,他不屑一顾。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苦干实干,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究竟哪条路才是康庄大道,已经不言而喻了。
其实张元庆这种整顿行为,上级也未必认可,已经有点越俎代庖了。所以在他整顿期间,关于常溪县一把手、二把手任命,迅速确定了下来。
马青源这个鸿为县万年老二,终于有机会调到了常溪县担任一把手。此次人选,省委组织部部长徐前进还特意打电话给张元庆询问情况。
毕竟常溪县前几任一把手,都这个结果,后面可不能再乱了。徐前进综合考虑,还是询问了张元庆的意见。
这要是说出去,相信也是震碎了别人的三观。张元庆一个正处级,竟然能够提议一个县的一把手。哪怕就是在这上面一句发言,那也是了不得的。
张元庆也是考虑多方想法,推荐了马青源。因为马青源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现如今已具备担任一把手的资格了。
而且马青源很稳,综合能力也比较完善。特别是马青源擅长“吏治”,在他管理期间,鸿为县各项费用控制良好,各方面刺头也不敢冒刺。
由他来主导常溪县的发展,肯定能够将这里的乱象消除,让常溪县迎来更好的发展。
马青源通过冯毅斐知道这件事,也是感慨不已。没想到自己担任一把手,还是靠张元庆这个小兄弟帮忙。
不仅他到了常溪县,张元庆询问了冯毅斐的意见,让方秋也成功下来,到常溪县担任常委副县长,直接进了班子。等于这一步,省去了方秋几年的努力。
据说方秋上任之前,还跑去殡仪馆调研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至于原常委副县长俞红丰,被推荐为县长候选人。这也是他这几年坚持原则的收获,可以说俞红丰虽然中规中矩,但是做事原则性还是很强的。
当年彭泰来就想要重用他,不过被张元庆压一头。后来鲍勇对他也很看重,让他从副县长到常委副县长,也是看重了他这一点。
任何一个地方,干实事的人,还是会赢得尊重的。
张元庆选择他,也是让常溪县广大干部安心。否则一二把手都是空降,会挫伤本地干部的积极性。
至于常务副县长陈卫原位不动,张元庆的操作等于是让俞红丰越过了他,直接成为候选人。
张元庆考虑的是陈卫年纪大了,思想比较保守。而且陈卫后期跟俞思远走得很近,张元庆没有找他清算就不错了。
他也知趣,主动找到张元庆,先是坦诚错误,然后自己主动提议辞去副县长。
张元庆希望他能为常溪县站好最后一班岗,陈卫也因此非常感激。
至于林青,一个屁都不敢放。他作为副书记,按说提个半级顺理成章。不过他是什么性格,张元庆心里有数。
给这么一个和稀泥的人混上去,那真是对这个地方的不负责。林青对于俞红丰提为候选人,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积极主动表示支持。
这个墙头草,还是比较有觉悟的。毕竟墙头草嘛,风往哪里吹,人就往哪里倒。更何况,张元庆可不是一般的风,他在常溪县就是飓风。
后面至于关青允成为县长助理,为了下一步成为副县长做准备。这些事情跟张元庆没有什么关系了,完全是常溪县班子成员自己的决定。
关青允这是完全沾了张元庆的光了,大家都知道他是张元庆的人,所以自然是高看一眼。而且关青允这个县长助理,也是张元庆之前开了先河。
还别说,如果关青允顺利成为副县长,以后招商局可就成了好口子了。
等到马青源等人到位,张元庆也要离开了。
常溪县的干部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提议要举办送别会。这一点,就连马青源都是支持者,他也深知,常溪县干部对张元庆的感情。
只是等到他们来找张元庆的时候,发现张元庆已经带着工作小组连夜走了。
就连林青都罕见向招待所负责人发火:“你们搞什么鬼,张县长带队走了,你们也不通知!张县长为了咱们常溪县付出这么多,上次离开就没送,这次又没送,你们搞什么鬼!”
负责人也是苦笑:“张县长打了招呼,让我们不要通知。”
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没脾气了。张元庆不让招待所负责人通知,招待所负责人是肯定不敢通知的。
马青源见状也颇为感慨,张元庆的威信到了一定程度了。就连招待所负责人都只听他的话,不惜得罪县领导。
难怪上级不愿意让张元庆入主常溪县,这个影响力实在太可怕了。
众人看到张元庆空空的房间,一时也感慨万千。
就在这个时候,一条群发短信到了每一个人的手机上。
“是张县长的短信。”
“我也收到了。”
“张县长也给我发了。”
短信是一首古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收到张元庆的短信,他们都很激动。有人走到窗户边,看着张元庆离开的方向。
虽然知道肯定看不到人,却仍然忍不住向远处眺望。
众人的心声此刻都是一致的,张县长,一路顺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