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影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碧影文学 > 愿与夫君共白首 > 第8章:争辩

第8章:争辩


  第二问问出来,一时之间还真没有人能答上来。
  “看来这一问是有一些为难大家了,这样吧,我多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多思考一下。”
  半盏茶的时间过去,温先生复出声
  “现在可有人想出来?”
  “回先生,学生才疏学浅,所著文章也并非传世名篇,但纵观历史上那些绝世佳作,亦能从中观出规律。古有朱梧著《万业表》陈满腔忠情;杭木写《逍遥赋》表其志在千里,心怀苍生的品性,近有南域秦格著《时节歌》普农时,惠民生,在我武陵则有沈老所著《尚名》《和歌》两书广泛流传,从这些前辈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拥有令人惊叹的文笔,还要有令人佩服的心胸,以及开阔的眼界。一篇文章,若说文笔风采是躯壳,一眼便可知其美丑,那作者的胸怀、心境以及文章立意、主题就是灵魂,细品方可知其美妙,能称得上传世佳作的文章无论躯壳还是灵魂无疑都是无可挑剔的,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写作者需有阅尽千篇,文笔绝佳,洞察世事,见微知著的特质,还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我辈之中若有品学兼优的人能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多年之后说不定真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时墨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站起来说
  “不错、不错,一篇好文章除了词藻用句,其主题意境也极其重要,第二个问题也答出来了,下面第三问”温先生摸着胡子,笑眯眯的说
  “第三问,什么样的读书人才能算是成功的?”
  什么样的读书人算成功?
  无数读书人不就是为了日子好过吗?为了得到钱权
  这么一想,时念后面的费灵到觉得此题不难,于是就站了起来
  “先生,学生以为,真正成功的读书人乃是进入朝堂,获得重用,治理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安静,诡异的安静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敢说啊,真的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在历史上除了皇后,就是那些权势滔天,皇帝拿他没办法的乱臣贼子。
  这到底是费灵以为的成功,还是费丞相心里的目标呢?
  时念很疑惑,后面的大臣也有人在疑惑,皇帝疑不疑惑不知道,反正他脸色不太好,皇后则是不满的轻哼了一声,看到帝后如此反应,费丞相也不好了。
  “这或许就是大多数读书人心中的成功,还有人有其他看法吗?”温先生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情景,他只能开口。
  “先生,学生认为读书人的成功应是辅助君王,兼济天下,使四海升平,国家富强,若只为权势、名利,岂不狭隘。”
  太子对费灵的回答极为不满,所以在先生问了之后立刻就起来反驳。
  费灵说完之后,大家反应奇怪,先生还表现得不满意,她本来就不高兴,现在还被她一心讨好、喜欢的太子反驳,现在她更不高兴了。看到前面稳坐如山,一直都在看热闹的时念,她极度不爽。
  不行,不能这样,一定要有人比她还要差,只有这样她才能摆脱所有人的注意,而且那人身份必须在她之上,太子不能惹,时墨肯定比她强,而时念虽然被沈老亲自教导,但到底年纪小,不一定有多强,这最好的人选就只有时念了,这么想着,费灵就站起来对温先生说
  “先生见谅,学生知道此前的回答肤浅了,不过学生平时所学皆是通过书本,并没有名师教导,一时失言,还请先生谅解,不过,学生听说时家郡主时念,从小被天下读书人之首的沈老亲自教导,想来是和我们不一样,学生倒想听听宁安郡主有何高见。”
  “嗯?”疑问脸时念
  这关我什么事啊?
  费灵那点心思哪里瞒得过场上的人精们
  听到她这话,太子和时墨转头看着她,眼里都要射出刀子了,而后面,皇后更是气的捏紧拳头,她身边的皇帝,握住了皇后紧捏的手,示意她安心,而和时念一样在看戏的宣武侯时唯今,原本悠悠闲闲的,听到她的话,眼神一下就变得凌厉起来。
  “她算个什么东西?”皇后气极,小声说
  “她不算什么,但在这种情况下咱们也拿她没办法,你若是失了皇后仪态,那更糟糕,相信那丫头,她没问题。”皇帝松开皇后紧握的手,并将其握住,在皇后耳边轻声说。
  而温良这边,每次沈老来京,他去拜访的时候,沈老身边都带有这个小家伙,他也很好奇,这个得沈老喜欢的小丫头有什么特别,于是就顺着费灵的话问。
  “时家小丫头,你可有什么见解?”
  别人都下战书了,她就算没有见解也必须有见解了,时念站起来,冲温先生行了一个礼。
  “蒙外祖不弃,躬亲教导,然,念却毫无成就,着实惭愧,于读书人之大成,念倒是有些拙见,念以为读书之大成者应是以天下人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且教能大成的人”
  “哦,说说看”温先生来了点精神,
  “试想,执教者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且不私藏,身之所学尽相授也,言传身教,在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身边总有学生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学生在教学生,并将这样的特质发扬光大,有一天会实现,全国人民都能读书,读书使人明智,若是所有的人都能读书明理,又岂会君昏民庸,届时君主政策清明,百姓拥君爱国,人人读书,自然人才辈出,国岂会不强,况且若是人人明理,那样就没有烧杀抢掠,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偷鸡摸狗,也没有坑蒙拐骗,这样的国度何其美好。”
  “说得好,这样的读书人功在千秋啊,哈哈”温先生高兴的捋着胡子
  不仅仅是温先生,在坐的学生,还有后面的大臣们都很震惊,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话会从一个五岁女孩的嘴里说出来。
  “确实功在千秋,但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明理!”时念感叹这么一句就坐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